首页 > 首页轮播 > 正文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奋勇争先

发布日期:2024-02-22 08:42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奋勇争先

——经济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展现“三主”担当、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徐小龙

  序言

  实干成就实绩,奋斗成就梦想。

  2023年以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济开发区”)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以国家级经开区创建为目标,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为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八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抓实“十大战略”,紧盯市委“13561”工作布局、“十拼”发展路径,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沉着应对困难挑战,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道路上,迈出自信有力的坚实步伐!

  1.jpg

  ▲经济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本报记者陈海洋摄

  2.png

  2023年,经济开发区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育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发力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挥“三主”(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组最新的统计数据,亮出了该区过去一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发展的“成绩单”——2023年全年,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58亿元,增长11.8%,全市排名第四,其中税收占比80.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2亿元,增长3.7%,全市排名第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2.6亿元,增长5.5%,全市排名第四。与此同时,该区不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四上”企业13家,完成市定目标;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094户,增长68.46%,全市排名第一。

  3.jpg▲三门峡市重点项目观摩团到经济开发区观摩本报记者徐小龙摄

  “经济开发区坚持‘内育外引’的产业发展思路,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育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实现集群式、跨越式发展。”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黎静表示,“‘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新材料产业方兴未艾’,这是2023年以来经济开发区坚定走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两个鲜明特点。”

  2023年,该区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17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45亿元,完成投资71.9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39.8%。全区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共31个,总投资129.1亿元,“签约一批”项目开工率、“投产一批”项目达效率均为100%。

  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位于该区东区的经开机器人产业园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围绕汽车及上下游配套产业,总投资7亿元的交投报废机动车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也正式投产。

  4.jpg▲经济开发区领导调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本报记者徐小龙摄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该区培育了以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卫士药业(三门峡)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一批生产研发企业。异地建设扩规模,技术改造赢未来——2023年,赛诺维制药异地技改项目开工建设,新厂区总面积170亩,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将建设成为技术更加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现代化绿色化工厂。眼下,赛诺维制药异地技改项目已完成综合仓库等设施主体施工,该企业新研发的两款新药已进入中试阶段,企业即将在2024年迎来“绿色、智能、高科技”的全新发展时代。

  距离赛诺维制药异地技改项目不远处,便是蓬勃兴起的德国卫士药业(三门峡)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目前,该项目设备已经进场,企业的欧盟等效检测中心正在建设。此外,辖区中电建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三门峡分公司等医药企业运营良好。全区初步形成集产、学、研、销、服等功能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实现产线升级拓展,新建成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打造了三门峡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示范基地。同时,该区不断发展数字经济、抢占发展制高点,三门峡崤云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长为全市唯一省级“瞪羚”企业,总投资1亿元的经开5G数字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辖区信息服务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

  5.jpg▲深入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本报记者徐小龙摄

  2024年2月初,临近春节,在位于经济开发区东区超纯矿物材料产业园的多间实验室内,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仍在不分昼夜、忙碌工作。自2023年入驻,这种拼搏奋进的工作氛围,一直弥漫在产业园内。

  2023年,在经济开发区,像超纯矿物材料产业园这样的重大项目,以当年引进、当年建成的高效率,实实在在地跑出了“经开速度”。

  据了解,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推动三门峡市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2023年以来,经济开发区紧盯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打造超纯石英产业,围绕“资源—材料—器件”产业跃升,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总投资8.5亿元的超纯矿物材料产业园项目。其中,超纯矿物新材料实验室及中试线实现半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年产1万吨半导体级玻管及坩埚用高纯石英砂项目已开工建设。眼下,大直径石英坩埚生产项目、光伏半导体石英器件及超高纯石英砂生产等相关项目也即将入驻产业园。

  回顾2023年,势头强劲的新材料产业,正在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该区产业发展史上的“新速度”,赋予该区未来经济建设新的强劲动能。

  6.png

  从行业领先的高可靠性集成电路,到北京冬奥会的高科技消杀机器人,再到高水平产业研究院、研发平台……一段时期以来,科技创新“硬实力”不仅让经济开发区的明星企业、明星产品屡屡“出圈”,收获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成为该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张“金名片”。

  2023年以来,该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权威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该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05%,同比增长0.2%;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同比增长20%。

  该区对标龙子湖智慧岛一号,打造经开区“智慧岛”,包含“孵化、加速、成果转化”三个区域,初步构建了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创新生态,目前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5个,各类金融服务机构10余家,孵化科技型企业120余家。

  7.jpg▲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线升级拓展本报记者张朝峰摄

  经济开发区突出企业主体,贯通产学研用,先后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汉堡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等大院名校(所)合作;坚持市场导向,建成产业研究院4家、省级研发平台19家,正在实施联合攻关项目17个,承担省级重大专项两项,正申报省级重大专项1项。同时,随着经开科技创新产业园和配套的人才公寓全面投入使用,已吸引50余家企业入驻发展。

  据了解,目前,该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到100%,万人有效发明专利20.4件,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03倍;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企67家,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04倍。2023年,该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家,累计9家,全市排名第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17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超目标任务10家。

  8.png

  改革激发活力,创新澎湃动力。

  2023年年末,怀着坚定信念,经济开发区迎来了“三化三制”改革的第二轮聘期,全区内部机制、人员结构得到优化,市场化、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以推进第二轮聘期为契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优化机构、减少层级、整合业务的思路,推进对三门峡经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开集团公司”)内部的专业化整合,原经开建设开发、建安房地产开发、拓务实业整合由三门峡经开建合城市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同时设立风控审计部,加强资产运营风险的把控,有力推进集团公司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

  9.jpg▲新建标准化厂房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本报记者张朝峰摄

  截至目前,进入市场化运作新阶段的经开集团公司,总资产达55亿元,营业收入超5亿元,完成融资4亿元以上,建成标准化厂房30余万平方米,确保了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该区推动成立了规模1亿元的经开产业发展基金,多元化投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些要素保障能力的提升,让该区在招商引资赛道上有了充裕的空间、资金及厂房等多方面支撑与保障。过去一年,该区3个产业招商专班通过驻地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开展招商活动50余次,引进了包括超纯矿物材料产业园在内的多个超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0.png

  黄河西路与崤山西路环岛处的“翊初”雕塑熠熠生辉,沿黄生态廊道上数以万计的“郁金香灯”“麦穗灯”温馨浪漫,分陕路、焦国路道路两旁,草丛中、树冠上各式各样的彩灯如璀璨繁花,点缀着城市夜空……这个龙年春节,到经济开发区赏灯、“打卡”,成了许多市民与家人朋友共度佳节的欢乐选择。

  11.jpg▲亮化景观美轮美奂本报记者徐小龙摄

  春节期间,不少外地游客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三门峡游”的难忘瞬间时,除了“天鹅湖”等知名景区,夜晚火树银花的经济开发区美丽黄河岸、文旅窑洞边,也成了出现频率很高的“新景点”。“经济开发区文旅‘上大分’!”2月17日晚,记者在沿黄生态廊道经济开发区段采访时,几位返乡大学生用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评价经济开发区的春节美景和浓浓年味。

  过去一年来,像这样或显而易见或潜移默化的城市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增强,正发生在经济开发区的大街和小巷、城市与乡村。

  城市建设日趋向好。该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坚持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聚焦文博城片区,该区大力推进旧城改造,重点实施了崤山路南56街坊城市更新项目;完成了崤山西路电子城环境提升工程,改造面积2000余平方米,周边市容环境得到全面提升。聚焦后川片区,该区重点推进了建业贰号城邦、黄河嘉园安置房建设。

  12.jpg▲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企业集聚本报记者张朝峰摄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该区实施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西侧沿黄生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公顷,改善了区域内存在的水土流失、植被受损等生态问题。与此同时,该区集中精力推进实施的北环西路景观提升工程以及沿黄文创商业街、文旅窑洞打造等项目,促进区域内沿黄5公里从综合景观到配套服务设施,均得到大幅提升,不仅收获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也为三门峡沿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长期以来,经济开发区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根本,持续抓好民生保障,下大力气、下硬功夫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突出抓好民生实事。2023年以来,该区将19项省市区级实事项目扎实办好,推进了器材厂小区、银湖湾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共1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以及问题楼盘化解工作,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着力聚焦“一老一幼一青壮”。2023年12月,位于市区向川路的总投资3亿元的一体化智能养老中心项目投入运营,成功打造“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经济开发区“三位一体”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积极为全市公建国营养老服务机构探索更优发展路径。

  持续推进技能培训。2023年,该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技能培训人次占目标164.4%,其中新增技能人才773人,高技能人才取证276人,占目标103%。

  全力做好群众诉求和生活保障。2023年,经济开发区“12345”政务热线问题办结率全市排名第一,获得城乡居民普遍好评。群众低保、高龄津贴、残疾人补贴、农村特困救助资金等发放到位,有效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13.png

  长期以来,经济开发区坚持把党的建设贯彻始终,坚持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始终,更好地把方向、谋大局,弘扬争先创优、实干苦干的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发展合力,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全局。坚持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抓实抓细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党工委领导班子举办了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学习讨论、支部书记讲党课、分享学习体会等活动。区领导班子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开展“四下基层”、现场办公;梳理高质量发展任务21项,明确时限、落实责任。

  14.jpg▲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本报记者徐小龙摄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该区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相继完善了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着力建强干部队伍。全区坚持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选人用人,晋升多名“一线”公认度高的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推动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增强争先创优意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脱颖而出,营造创新、创业、创优浓厚氛围。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经济开发区扎实推进农村(社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和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工作,农村、社区“三星”以上党支部占比达党支部总数的88%。社区党组织实现全覆盖,机关党建创新推出“一融二评三联四提五推进”工作法,机关党委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提升行动为抓手,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多次开展廉政教育、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精准稳妥运用“四种形态”,开展3轮常规巡察,专项监督21项,全区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

2024再启新程

春山可望未来可期

汇聚实干奋进力量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砥砺奋进续写新篇章的进程中,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落实是最有效的担当——

  2024年,经济开发区将紧盯“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15.jpg

  ▲超纯矿物材料产业园见证“经开速度”本报记者冯宝著摄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强堡垒

  该区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加强党的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农村(社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和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工作,加强基层财政倾斜和经费支持,全面提升基层“人、治、物、效”保障水平,推动基层更好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精准稳妥运用“四种形态”,持续维护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聚焦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该区将持续坚持“内育外引”工作思路,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聚焦三大主导产业,精准实施一批关联、配套项目。积极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加速形成集聚效应。围绕新材料产业,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一批关键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造具有领先地位的超纯矿物材料生产、研发基地。依托经开科技创新产业园,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打造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信息服务基地。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2024年,经济开发区将持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材料相关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积极对标、发挥优势,推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坚持贯通产学研用,做强中科芯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赛诺维新药研发中心等平台,加速推进多款新药研发。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加速构建“孵化、加速、成果转化”一体化的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创新生态。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连年加速新增。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该区将继续配合做好三门峡国际文博城片区开发,推进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安置房、商业街等民生项目建设。同时,抓好沿黄文旅产业发展,加快沿黄(经济开发区段)改造提升,着力打造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示范段。持续加强东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供电系统、道路管网改造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积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2024年,该区将持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严防安全风险,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稳定工作,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营造和谐稳定的大局环境。加强风险研判,切实做好生态环保、食品药品、意识形态等领域工作,确保“长治久安”。

  16.jpg

  ▲赛诺维制药异地技改项目顺利推进本报记者张朝峰摄

  图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向着‘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目标接续奋斗的攻坚之年。”展望2024年工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童话语铿锵,“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担当新使命、新任务,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13561’工作布局,落实‘十拼’要求,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深化改革、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作中持续精准发力,推动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现代化三门峡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7.jpg

  ▲经济开发区沿黄生态美如画本报记者孙猛摄